" ] } }
- 即時新聞
- 蕃旅遊
- 地球圖輯隊
- 輕旅行
- Google新聞
大陸、台灣製茶現代化鼻祖 版納勐海大益茶廠



大益茶廠企業化經營,茶博物館文旅店面平均每日迎來500人次參觀人潮,帶來經濟商機。(上圖)
范和鈞: 勐海茶廠創始人

記者許永傳勐海報導
「情牽兩岸滇台同行」兩岸新媒體今(4)天於版納勐海縣參觀開啟兩岸機器製茶鼻祖創辦大益茶廠的范和鈞換取外匯,在大陸民國時期換取外匯抗日,來台19年將機器製茶引入台灣,奠定日後台灣外銷海外大量生產的工序基礎。

勐海大益茶廠副總經理袁國慶(上圖)向參觀大益茶博物館介紹,該廠創建於民國時期國有企業。由范和鈞引進英國製茶機器,進行量產,換取大量外匯,以購買軍資抗曰。
范和鈞(1905-1989),江蘇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儉學,歸國後在上海商檢局工作期間,深入茶葉產區考察研究,與吳覺農先生合著《中國茶葉問題》一書。1939年春,范和鈞與張石城從緬甸景棟繞道到雲南佛海考察取得樣茶後,雲南中茶公司決定在佛海創辦試驗茶廠,委任范和鈞為廠長,茶廠開辦費定為5萬元。
1940年春,正式開始建廠。創業是艱難的,廠房建成了,制茶機器運轉了,兩年來,范和鈞一邊建廠,一邊發展滇茶生產,開展滇茶外銷,繁榮了當地的經濟,改善邊民生活。先後,發展緊茶生產,扶持茶農茶工;在太平洋戰爭發生以前,與印度力爭豁免緊茶的進口稅和過境稅;解決佛海外銷茶結匯問題,使產銷得以順利進行。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火迫近緬泰。佛海地區遭受日機轟炸掃射,人心惶惶,動蕩不安。昆明中茶公司電令茶廠職工全部撤退昆明。
范和均建廠任務正進入全面完成的最後階段,決定一定要在撤退之前,把茶廠全部建成,以表達對日本侵略者絕不屈服的決心。
在范和鈞帶領下,全廠動員,上下一心,加班加點,趕裝發電機器。一周後,機房供電,全廠燈火通明,翌日,全廠職工將剛剛安好的機械和一切原有的設備,一一拆卸裝箱馱運到思茅,主要機器沿途寄存民間保管,全廠員工除本地人員留守護廠外,其餘人員全部撤離。日後,這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成為了勐海茶廠歷史中的美談。
新中國成立接收大益茶廠,范和鈞事後在台中19年以自有資金創茶廠,退休後投親其么女美國夏威夷,過完晚年。倒房處理三司財庫官廟其一手創立大益茶廠2014年於台北成立門市,商品熱銷至今。下圖 台北販賣商品。

(視頻 許永傳製)
1,范和鈞創廠 https://v.douyin.com/iRdjjRuV/
2,大益普洱茶在台北# 云南普洱 https://v.douyin.com/iRdje5eY/
參考來源:《普洱雜誌》
一一以下空白一一
蕃新聞推薦影片
文章來自: https://n.yam.com/Article/20231104975662